我們可以將風水學說稱之為建筑易學。它是中國傳統建筑、地理環境和環境心理理論的集合。
風水學的產生是人們希望與自然和諧統一而采用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手段,本來并沒有什么神秘之處,但在缺乏現代地質學、磁場學、氣象學、水文學、建筑學和人體生理學知識的時代,人們只能根據當時的知識水平來認識環境,解釋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于是,陰陽五行、易經八卦等古代解釋宇宙自然的觀念就成了風水學的主要理論根據。
一些所謂的風水師正是掌握了人們普遍存在的避兇趨吉的心理,編造了一些“神秘”的謊言籠罩在它的上面,使本來具有樸素科學原理的東西變得撲朔迷離。
清華大學建筑系景觀研究所所長孫鳳岐說,風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該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該建,我們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經驗理論,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古代的風水一說很講究人以及建筑跟環境的關系。“風水可以說是古代的環境觀”,他舉了北京四合院的例子,“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從四合院里出來的人都面色紅潤,不像在樓里呆久了的人臉會發黃,這就是因為四合院的建造有科學依據,利于長壽,住四合院的人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都能在戶外活動,住樓房的人通風會成問題。不說風水利于人發財什么的,一個人健康不能保證,還有什么精力去賺錢呢?
韓增祿教授認為,我國古代非常重視庭院美化,也非常重視庭院風水,認為庭院建筑、花草樹木、假山流水的組合布局,要符合風水的要求,這樣就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財運事業,這是傳統風水學樸素的環境景觀意識。而現代風水學的內涵和使命之一,就是將傳統風水學中樸素真理,與現代環境景觀學相互嫁接,不僅研究環境景觀的美學規律、建筑學規律和植物學規律,更要進一步研究環境景觀的結構、方位、材料、色彩、外形對人類生理和心理的各種作用力,從而探索選擇和營造出有利于人類自身健康的環境景觀的科學規律和方法。
復旦大學文博系主任、同濟大學建筑學博士蔡達峰教授認為,不宜夸大風水中的科學成分。他認為在現代社會中,風水術的運用已成為一種商業行為。他說,實質上,古代的風水術早已失傳,現今所謂的風水與古代風水術在內容上已有很大差別。對于風水術,究竟需要如何引導,值得好好思考。風水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從民俗學及建筑學的角度均有研究的價值;但從商業角度來利用,為獲取經濟利益而加以宣揚是不負責任的。再有,美國航空航天局里60%的科學家信仰上帝,這讓我困擾了很多年。我曾經和一位臺灣有名的電子設計師朋友討論過這個話題,他是一位7歲接受洗禮,虔誠的基督教徒。我說,圣經里上帝是無所不能和完美的,世界萬物都是上帝七天內創造出來的,讓我最困惑的兩個問題是:1 和古代比較,好像現代科學技術都是人類發明的,為什么不是上帝?2 如果萬物都是完美和無所不能的上帝創造的話,那么,魔鬼是上帝創造的嗎?回答很有意思:1 人類不可能發明任何一件東西,已被發明出的東西,那是上帝已經創造好了,人類才發現而已,還有很多上帝已經創造出來的事物,人類還得不斷地去發現;2 要虔誠的相信上帝,就不要質疑魔鬼是從哪來的。
新中國早期破四舊,把風水作為封建社會的糟粕給破除掉了,這反而讓風水學在海外的華人圈里不斷發揚光大。 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沒法用現代的科學觀點來解釋,我覺得與其爭論,不如多摸索摸索,或許,又發現一個新的科學真理業說不定。